聯系電話:
0311-89285493PRODUCT LIST
(五)加大依法實施節能管理的力度
加快建立和完善以《節約能源法》為核心,配套法規、標準相協調的節能法律法規體系,依法強化監督管理。一是研究完善節約能源的相關法律,抓緊制定《節約用電管理辦法》、《節約石油管理辦法》、《能源效率標識管理辦法》、《建筑節能管理辦法》等配套法規、規章。二是制定和實施強制性、超前性能效標準。包括主要工業耗能設備、家用電器、照明器具、機動車等能效標準。組織修訂和完善主要耗能行業節能設計規范、建筑節能標準,加快制定建筑物制冷、采暖溫度控制標準等。當前重點是加快制定機動車燃油經濟性限值標準,從2005年7月1日起分階段實施,同時建立和實施機動車燃油經濟性申報、標識、公布三項制度。三是建立和完善節能監督機制。組織對鋼鐵、有色、建材、化工、石化等高耗能行業用能情況、節能管理情況的監督檢查;對產品能效標準、建筑節能設計標準、行業設計規范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對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增列節能篇(章)的規定進行監督檢查。健全依法淘汰的制度,采取強制性措施,依法淘汰落后的耗能過高的用能產品、設備。充分發揮建設、工商、質檢等部門及各地節能監測(監察)機構的作用,從各環節加大監督執法力度。
(六)加快節能技術開發、示范和推廣
組織對共性、關鍵和前沿節能技術的科研開發,實施重大節能示范工程,促進節能技術產業化。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節能技術創新體系,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引進國外先進的節能技術,并消化吸收。組織先進、成熟節能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和新材料的推廣應用,同時組織開展原材料、水等載能體的節約和替代技術的開發和推廣應用。重點推廣列入《節能設備(產品)目錄》的終端用能設備(產品)。
國家制定節能技術開發、示范和推廣計劃,明確階段目標、重點支持政策,分步組織實施。國家修訂頒布《中國節能技術政策大綱》,引導企業有重點地開發和應用先進的節能技術,引導企業和金融機構投資方向。在國家中長期科學技術發展規劃、國家高技術產業發展項目計劃等各類國家科技計劃以及地方相應的計劃中,加大對重大節能技術開發和產業化的支持力度。
建立節能共性技術和通用設備科研基地(平臺)。鼓勵依托科研單位和企業、個人,開發先進節能技術和高效節能設備。引入競爭機制,實行市場化運作,國家對高投入、高風險的項目給予經費支持。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采取積極措施,加大資金投入,加強節能技術開發、示范和推廣應用。
(七)推行以市場機制為基礎的節能新機制
一是建立節能信息發布制度,利用現代信息傳播技術,及時發布國內外各類能耗信息、先進的節能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及先進的管理經驗,引導企業挖潛改造,提高能效。二是推行綜合資源規劃和電力需求側管理,將節約量作為資源納入總體規劃,引導資源合理配置。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終端用電效率、優化用電方式,節約電力。三是大力推動節能產品認證和能效標識管理制度的實施,運用市場機制,引導用戶和消費者購買節能型產品。四是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克服節能新技術推廣的市場障礙,促進節能產業化,為企業實施節能改造提供診斷、設計、融資、改造、運行、管理一條龍服務。五是建立節能投資擔保機制,促進節能技術服務體系的發展。六是推行節能自愿協議,即耗能用戶或行業協會與政府簽訂節能自愿協議。
本文源自http://www.591book.net/hyzs/70.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航空障礙燈http://www.591boo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