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電話:
0311-89285493PRODUCT LIST
神話正在升級。在施正榮、彭小峰這些國內光伏產業的明星幾乎是一夜之間贏得財富和名聲之后,國內眾多企業又蜂擁涌向新的掘金地:
產業上游的多晶硅項目。但這次伴隨而來的不是追捧,而是質疑:一個新興產業有什么資本攻堅競爭難度最大、成本最高的市場環節?
盛世危言是,神話距離泡沫似乎僅有一步之遙。事實上,這個立論只成立了一半:多晶硅戰略絕對積極,而泡沫也根本就不存在 ……
質疑背后
“這個產業有泡沫?說這些話的人可能沒經過其他行業的殘酷競爭,覺得一下子冒出幾個廠非常不可思議。但是說實話,這種市場競爭跟
家電行業相比,簡直是微不足道。”江陰浚鑫的總經理蓋力進在接受《東方企業家》專訪時說。行業資深專家朱俊生對此反應更為激烈:“所
謂的泡沫都是媒體炒作出來的!現在這個行業發展得很好。”
“泡沫說”來源于此:近些年,全球光伏產業正在以驚天地泣鬼神的速度增長著。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編寫的《
中國光伏發展報告2007》顯示,最近10年,全世界太陽電池及組件生產的年平均增長率達到33%,最近5年更是達到43%.據業界權威雜志
《Photon International》報道,2007年全球光伏電池的產量已達4000兆瓦左右,預計在未來的4年中,全球光伏年產量將是2007年的5倍多。
而中國在這場光伏盛宴中更是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中國早在1973年就開始將光伏電池用于地面,2000年以前,中國光伏電池的產能在
5兆瓦以下,市場發展非常緩慢。2003年到2005年,由于歐洲光伏市場,主要是德國市場的拉動,中國的光伏生產能力迅速增長。2006年,中國
便成為世界第三大光伏電池生產國。而無錫尚德的創富神話更是激發了中國更多的熱血企業家,他們紛紛涌向這個產業,并且在這兩年創造了
資本市場的奇跡。截至2008年初,中國光伏產業總計有10家企業實現海外上市,IPO融資總額超過20億美元。
在這樣一個繁盛的局面下,一些不穩定的因素便開始顯現。企業瘋狂上馬多晶硅項目便是一例。在業界有句話叫“擁硅者為王”。近幾年
,硅材料的價格瘋漲,從30美元一公斤猛飆到350美元,甚至400美元。中國很多企業看中了這個商機,開始紛紛上馬多晶硅項目,把產業鏈向
上游延伸。據上海交通大學太陽能研究所前所長崔容強介紹,現在計劃上馬太陽能多晶硅生產企業網上有六十幾家,實際操作的則有二十幾家
。2007年,四川峨嵋、上海光、洛陽中硅、新光硅業、江蘇中能、無錫中彩六家企業開始批量生產。
然而,硅原料不可能一直處于上漲的趨勢,有專家預測,隨著市場的發展,2009年底到2010年上半年硅材料的供應情況可能會緩和。“低
水平的重復建設是個問題,會造成浪費和污染。經過兩三年以后這個情況會好一點,有些企業就會透支、陷入困境,因為這部分投資很大,這
是技術密集型、資本密集型的產業,現在看有些企業或許很好,但是未來情況怎樣是存在風險的。”朱俊生說。據業界人士透露,常州的天合
光能公司之前高調宣布的10億元的多晶硅項目后來又決定取消,企業也注意到了現在進入這個領域的高風險性。另外,目前這個領域的核心技
術都被發達國家所封鎖,國內尚在攻關,這也存在著嚴重的質量隱患。
“光伏產業在今后幾年將經歷一次大的洗牌”,施正榮說,“目前的狀況很正常。哪個行業有錢賺,進來的人自然就多了。不過時間長了
就能看出區別了。”
不過,即使現在產業內出現了這些盲目投資的現象,業界人士和投資人士依然保持著高度的熱情和極其樂觀的情緒。正像里昂證券的分析
師曾經在報告中所說:“這個行業確實在刺刺發熱,像熱氣球一樣正在升空,但它一點都不像泡沫。”崔容強教授則堅決反對泡沫的說法:“
按照經濟規律必然是一個競爭過程,應該鼓勵大家去競爭,引導大家有序競爭。里面要重新組合,這是自然規律。我曾經講,將來的光伏公司
將要比現在的石油公司還要巨大,可能有的人相信,有的人不相信,有的甚至木感到害怕。”
江西賽維LDK董事長彭小峰則有著相似的看法:“這個行業盤子還是太小,現在還屬于跑馬圈地的階段,真正的壯大還遠沒有到來。未來肯
定會產生像IBM這樣的超大型公司,我不敢說一定是賽維,但肯定會有。”
目前,國際原油的價格已經上漲到每桶120美元以上,美國經濟疲軟、美元持續貶值,再加上氣候持續變暖這一系列關鍵因素的影響,發展
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已經變得越來越迫切了,而且毫無疑問這將是未來的趨勢。據歐洲JRC機構預測,全球可再生能源與常規能源的比例,在2010
年約為1:9,2020年約為2:8,2030年約為3:7,而到2100年將達到8:2.而太陽能光伏發電、風力發電以及生物燃料乙醇無疑是其中最有潛力
的幾個子行業。
短板:政府之手?
除了硅原料的緊缺之外,光伏產業過于依賴歐美市場對企業發展來說是另一大隱患。目前光伏電池企業95%的產品都出口到歐洲。如果國內
的市場一直啟動不起來,整個產業的風險是非常大的。
在推進本國市場方面,歐美以及日本都有著很好的嘗試。最早德國推出了2000屋頂計劃,即在2000個民居屋頂上安裝太陽能發電系統,取得
了很好的效果。后來荷蘭、日本也都相繼推出了類似的政策。克林頓總統上臺時曾提出百萬屋頂計劃,布什總統上臺后擱淺了。不過施瓦辛格
在加州一直在推進百萬屋頂計劃。光伏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推動。德國和日本本土市場很發達,很大程度上歸功于政府最初的補貼政策,
比如德國的購電法和日本的初裝補貼法。
中國光伏發電市場目前主要用于邊遠地區農村電氣化、通信和工業應用以及太陽能光伏商品,包括太陽能路燈、草坪燈、太陽能交通信號燈
以及太陽能景觀照明燈。由于成本很高,并網光伏發電目前還處于示范階段。
發展國內市場刻不容緩,企業家和專家們為此不停奔走。崔容強幾年前便提出“上海十萬屋頂”計劃,因為在他看來,這在上海是完全有條
件做到的。“假設現在上海的電價一度電漲一分錢,就完全可以滿足10萬屋頂全部的資金來源,而且綽綽有余。”
雖然國內市場的應用有限,中國的企業也開始積極參與。尚德將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主體工程——鳥巢工程提供太陽能供電,天威英利則一
直致力于生產路燈、庭院燈、景觀燈、交通信號燈、航空障礙燈等光伏LED產品以及小型光伏應用系統。
“從我們自己的角度來看,市場是我們自己制造和創造的,從我們公司內部就提出,要盡快讓太陽能發電和火力發電的成本持平,如果達到
這個目的了,為什么還要制造火力發電站?所以我們現在并不是說被動地看市場,如果在將來,能達到1元人民幣走1度電的話,這個市場一定
無限大。”施正榮說。
企業們正翹首盼望著,包括施正榮在內的許多企業家都樂觀地預測,國內市場5年之內,一定能看到繁榮的景象。如今的光伏產業雖然存在
一定的泡沫成分,但離泡沫的形成還有很遙遠的距離。一切才剛剛開始。而在下一輪行業洗牌中,能真正掌握國內市場、并且有著長遠發展。
本文源自http://www.591book.net/xwdt/109.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航空障礙燈http://www.591book.net)